1.读取方便快捷:
数据的读取无需光源,甚至可以透过外包装来进行。有效识别距离更长,采用自带电池的主动标签时,有效识别距离可达到30米以上;
2.识别速度快:
标签一进入磁场,阅读器就可以即时读取其中的信息,而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,实现批量识别;
3.穿透性和无屏碍阅读:
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,才可以辨读条形码。RFID能够穿透纸张、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和非透明的材质,进行穿透性通信,不需要光源,读取距离更远。但不透过金属等导电物体进行识别。
4.数据容量大:
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Bytes,二维条形码最大容量可储存2到3000字符,RFID最大的容量则有数MegaBytes。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,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。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,对标签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。
5.使用寿命长,应用范围广:
其无线电通信方式,使其可以应用于粉尘、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,而且其封闭式包装使得其寿命大大超过印刷的条形码;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,因此容易受到污染,但RFID对水、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。
此外,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,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;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,因此可以免受污损,RFID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强。
6.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:
利用编程器可以向电子标签里写入数据,从而赋予RFID标签交互式便携数据文件的功能,而且写入时间比打印条形码更短;
7.更好的安全性:
RFID电子标签不仅可以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、类型的产品上,而且可以为标签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,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;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信息,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,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编造,安全性更高。
8.动态实时通信:
标签以每秒50~100次的频率与阅读器进行通信,所以只要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出现在解读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,就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监控。
9.体积小型化、形状多样化:
RFID不需要为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,更适合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,以方便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、类型的产品上。
二、系统介绍
精准仓库过程一般包括收货、上架、捡货、补货、发货、盘点几个流程,下面从这六个过程来说明RFID仓库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:
1.数据准备
所有送达的货物需要提前以EDI(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的缩写,电子数据交换,有时也译为无纸贸易)、Excel或者手工录入的方式导入WMS(仓库管理系统“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”的缩写)。
为了支持RFID或者电子标签、输送分拣线等现代化物流设备在物流中心内部的使用,需要在如下环节进行条码化规划与设计。
仓库内所有作业单元的条码化,包括托盘、周转箱。直接在作业容器上粘贴固定的流水号标签。
仓库内存货库位的条码化。按照库-排-位-层的顺序对货位进行编码并粘贴条形码标签
作业单据和作业指令的条码化。
在入库清单上打印单据编号和产品编码的条码,辅助收货人员使用RFID进行收货作业
通过打印拣货标签,指导拣货人员获取拣货任务,并方便货物在输送线上的识别
2.收货
在收货区使用RFID进行码盘(如果需要)和收货作业,要求堆放在收货数据区的所有货物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托盘号,托盘号以条形码标签的方式粘贴在托盘上,如果仓库管理系统数据SO尚未送达,则系统指示将货物送入暂存区。
3.理货
系统根据每个订单的车辆信息和体积信息,为订单指定一个相应的发货区。
系统自动将收到的货物与SO进行匹配,生成针对收货区每一个托盘货物的分货任务。
理货人员扫描收货区的每一个托盘的标签,根据指示将货物搬运至暂存区或者相应订单的待发货区。如果需要分货到多个订单,则需要分别确认每一个发货区和数量。分货时使用新的托盘,确认新的托盘号。
当需要从暂存区进行分货时,RFID指示理货人员从暂存区进行拣货然后进行分货。
4.复核
订单分货完毕,系统提示复核人员对产品和数量进行复核。
5.发货
依次扫描待发货区的每一个托盘,确认车号进行发货。